——從最差到最佳,第一名竟然是大冷門!
前言:什麼是「Danny Ainge 系統」?
2025NBA總管排名大揭曉!一份完整的 NBA 總管排名。
這篇文章我們會分別評比了每一位總管在 交易、選秀、自由市場 三大環節的歷史操作,並且運用類似棒球數據學(Sabermetrics)的方式,把每一筆操作分級為「三振、保送、一壘安打、二壘安打、三壘安打或全壘打」,再計算出類似棒球 OPS 的數值,作為評價依據。
最終我們將這三項分數加總,得出每一位總管的綜合 OPS 排名。
需要提醒的是:以下幾位新上任的總管樣本不足,因此未列入排名:
- Jeff Peterson(黃蜂)
- Trajan Langdon(活塞)
- Ben Tenzer(金塊)
- Onsi Saleh(老鷹)
- Scott Perry(國王)
- Brian Gregory(太陽)
- Bobby Webster(暴龍)
最後再說明一次:如果你對某位總管的排名不服,可以回頭檢視他的每一項操作,指出哪筆該算保送而不是三振,或哪筆該是二壘安打而不是一壘安打。如果合理,我們會修正系統,但單純因為你不喜歡結果就想更改?那不行。
廢話少說,讓我們正式進入總排名!
23. Artūras Karnišovas,芝加哥公牛(2020–)
- 交易:.500 OBP • .000 SLG • .500 OPS
- 選秀:.500 OBP • .600 SLG • 1.100 OPS
- 自由市場:.625 OBP • .667 SLG • 1.292 OPS
- 總成績:1.017 OPS
Karnišovas 帶領的公牛,毫不意外地排在最後一名。這支曾經輝煌的球隊,自從 1998 年 Michael Jordan 離開後就陷入泥淖,除了 Derrick Rose 時期短暫復興外,幾乎一片黑暗。
在 Karnišovas 帶隊的幾年間,公牛只在 2022 年打進一次季後賽,結果首輪「紳士式被橫掃」。
除此之外,他們幾乎年年都在東區附加賽止步,長期徘徊在「不上不下」的灰色地帶,十多年來停滯不前。
22. Joe Dumars,紐奧良鵜鶘(2025–)
- 交易:1.068 OPS
- 選秀:1.065 OPS
- 自由市場:.962 OPS
- 總成績:1.029 OPS
Dumars 曾打造 2004 年冠軍活塞,但此後十年他的決策飽受批評,最經典的失誤是 2003 年選秀錯過 Carmelo Anthony,卻挑了 Darko Miličić。
如今他接掌鵜鶘,再次引發爭議,因為他竟然送出 2026 年 無保護首輪籤,只為了換來選 Derik Queen 的權利。這筆豪賭已讓他飽受炮轟。
21. Jon Horst,密爾瓦基公鹿(2017–)
- 交易:1.136 OPS
- 選秀:.453 OPS
- 自由市場:1.156 OPS
- 總成績:1.032 OPS
Horst 曾打造 2021 年冠軍公鹿,但隨著傷病與年齡侵蝕,冠軍班底逐漸崩壞。
如今最大隱憂是:Giannis Antetokounmpo 會不會離隊?
為了安撫字母哥,Horst 在今年夏天大膽操作——直接買斷 Damian Lillard,再簽下 Myles Turner。這筆操作幾乎決定了他在公鹿的未來,以及字母哥是否會繼續留隊。
20. Rob Pelinka,洛杉磯湖人(2019–)
- 交易:1.264 OPS
- 選秀:.833 OPS
- 自由市場:.903 OPS
- 總成績:1.033 OPS
Pelinka 在 2020 年圍繞 LeBron James 打造冠軍陣容,儘管當年 James 是 Magic Johnson 操作簽下的,功勞不完全算他。
此後幾年,他不斷 tinkering(小修小補),但大多成效不佳。直到今年夏天,他才因為 Luka Dončić 被交易上門 而撿到寶。
問題是:湖人該不該繼續相信他能再打造冠軍班底?這點依舊存疑。
19. Jeff Weltman,奧蘭多魔術(2017–)
- 交易:1.167 OPS
- 選秀:1.429 OPS
- 自由市場:.500 OPS
- 總成績:1.051 OPS
如果沒有在 2022 年選秀抽中狀元籤,魔術大概還是老樣子:平庸。
但 Weltman 選對了人——Paolo Banchero,這讓魔術脫胎換骨。從 2022 年的 22 勝爛隊,一路提升到如今預計能拿下 50 勝的強權。
Weltman 最近幾年的操作明顯更出色,未來他很可能會在榜單上繼續上升。
18. Nico Harrison,達拉斯獨行俠(2021–)
- 交易:1.214 OPS
- 選秀:1.667 OPS
- 自由市場:.708 OPS
- 總成績:1.061 OPS
一句話總結:
👉 Harrison 把 25 歲的 Luka Dončić 交易掉了。
你覺得這樣的人會排多高?
17. Mike Dunleavy,金州勇士(2023–)
- 交易:3.000 OPS
- 選秀:2.000 OPS
- 自由市場:.400 OPS
- 總成績:1.171 OPS
Dunleavy 上任時間不長,所以數據有些失真。他繼承的是 王朝尾聲的核心班底,在 Bob Myers 退休後接手。
到目前為止,他做得不錯,讓勇士依舊保持競爭力。但未來幾次決策,將決定他是直衝榜首,還是迅速掉隊。
16. Tim Connelly,明尼蘇達灰狼(2022–)
- 交易:1.133 OPS
- 選秀:1.708 OPS
- 自由市場:.800 OPS
- 總成績:1.250 OPS
Connelly 是好總管,這是好成績。
他曾是 2023 年冠軍金塊 的主要架構師,如今則帶領灰狼連續打進西區決賽。
他生涯最驚天一擊,就是在 2014 年以第 41 順位選進 Nikola Jokić。這是全榜單最大的「全壘打」。
但正如系統所說:無論你多強,長期生涯總會累積不少三振。
15. Daryl Morey,費城 76 人(2020–)
- 交易:1.263 OPS
- 選秀:1.634 OPS
- 自由市場:1.158 OPS
- 總成績:1.303 OPS
Morey 是名副其實的頂尖總管。
2012 年,他成功搶下正值巔峰的 James Harden,徹底改變火箭命運。
他的 OPS 非常高,距離前十僅一步之遙。但他的問題是:總差那臨門一腳。
換句話說,他打出過無數長打,全壘打也不少,但始終與冠軍擦肩而過。這就是他在總管評價上的唯一「污點」。
14. Sean Marks,布魯克林籃網(2016–)
- 交易:1.282 OPS
- 選秀:1.511 OPS
- 自由市場:1.167 OPS
- 總成績:1.304 OPS
Marks 把一支垂死的籃網,打造成 Kevin Durant、Kyrie Irving 加 James Harden 的超級三巨頭。
問題是:這支球隊只贏了一輪季後賽系列賽,就宣告瓦解。
傷病、爭議與球員態度,讓這段組合曇花一現。
但從 GM 的角度,Marks 的操作無可指摘,過程是正確的,只是結果沒跟上。
13. Pat Riley,邁阿密熱火(1995–)
- 交易:1.890 OPS
- 選秀:1.212 OPS
- 自由市場:1.314 OPS
- 總成績:1.397 OPS
Riley 的傳奇早已確立。
他選來 Dwyane Wade,交易來 Shaquille O’Neal,再簽下 LeBron James、Chris Bosh、Jimmy Butler,帶來三座冠軍、七次總決賽。
雖然系統數據只是數據,但 Riley 的履歷已經無人能挑剔。
12. Joe Cronin,波特蘭拓荒者(2021–)
- 交易:1.333 OPS
- 選秀:2.000 OPS
- 自由市場:1.000 OPS
- 總成績:1.433 OPS
Cronin 上任時間不長,但他的決策讓拓荒者保持競爭力。
在他的操作下,總教練 Chauncey Billups 組建出後半季不俗的戰力。
未來關鍵在於:交易來的 Jrue Holiday 是否會成為隱憂?這筆操作將決定他的評價。
11. Koby Altman,克里夫蘭騎士(2017–)
- 交易:1.691 OPS
- 選秀:1.444 OPS
- 自由市場:1.045 OPS
- 總成績:1.433 OPS
Altman 在 LeBron James 離開後,成功帶領騎士進入重建正軌。
如今的陣容擁有 Donovan Mitchell、Evan Mobley、Darius Garland、Jarrett Allen,去年更繳出 64 勝 的佳績,並在今年劍指冠軍。
他展現了接手後的高超操作能力,成為聯盟最受矚目的年輕總管之一。
10. Lawrence Frank,洛杉磯快艇(2017–)
- 交易:1.765 OPS
- 選秀:.958 OPS
- 自由市場:1.386 OPS
- 總成績:1.451 OPS
就像前面提到的 Sean Marks,很難去責怪 Frank。
畢竟,他在同一個夏天就把 Kawhi Leonard 與 Paul George 都帶到快艇,儘管代價是送出 Shai Gilgeous-Alexander 與一堆資產。
結果如何?快艇成為冠軍熱門,卻始終沒能捧起金盃。
傷病是最大攔路虎,而不是 Frank 的操作。
如今他仍在努力修補 Leonard 周邊的陣容,上季打造了一支 50 勝球隊,本季甚至更具威脅。
9. Zach Kleiman,曼菲斯灰熊(2019–)
- 交易:1.329 OPS
- 選秀:1.846 OPS
- 自由市場:1.125 OPS
- 總成績:1.467 OPS
灰熊是全聯盟最小市場之一,但 Kleiman 硬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打出佳績。
他的「全壘打」代表作,就是用前五順位選中 Ja Morant。
當 Morant 健康且專注時,灰熊立刻具備爭冠邊緣實力。
即便 Morant 缺席,他仍靠著一批被低估的球員維持競爭力。
Kleiman 在「尋找寶石」這一點上,展現驚人眼光。
8. Kevin Pritchard,印第安納溜馬(2017–)
- 交易:2.257 OPS
- 選秀:.947 OPS
- 自由市場:1.400 OPS
- 總成績:1.509 OPS
在印第安納這樣的市場經營並不容易,但 Pritchard 幾乎年年交出漂亮答卷。
他在選秀找到 Andrew Nembhard,交易得到 Pascal Siakam,還透過自由市場簽下 T.J. McConnell。
上季,溜馬一路殺進 總冠軍賽第七戰,Pritchard 的功勞無庸置疑。
最令人佩服的,是他在 Paul George 強硬要求去洛杉磯時,先換來 Victor Oladipo 與 Domantas Sabonis,再把 Sabonis 轉手換來 Tyrese Haliburton。
這是一場長期的「連鎖勝利」,讓溜馬始終在前進。
7. Michael Winger,華盛頓巫師(2023–)
- 交易:1.467 OPS
- 選秀:2.000 OPS
- 自由市場:1.000 OPS
- 總成績:1.524 OPS
這排名可能讓人吃驚,但 Winger 的確讓巫師快速擺脫泥沼。
他上任時,巫師被 Bradley Beal 的高薪合約 綁死,幾乎毫無未來。
結果他果斷出清 Beal,並開始囤積 年輕資產、選秀權與薪資空間。
短短兩年,巫師就看見重建曙光。
這不是幸運,而是 Winger 的精準判斷。
6. Rafael Stone,休士頓火箭(2020–)
- 交易:1.333 OPS
- 選秀:1.922 OPS
- 自由市場:1.339 OPS
- 總成績:1.524 OPS
Stone 接手時,正是 James Harden 時代尾聲,火箭已經全面瓦解。
但短短幾年,他利用一連串高順位籤,選進 Amen Thompson、Jalen Green、Jabari Smith Jr.,把球隊重建為一支 50 勝強隊。
而就在今年,他出手最大膽的一擊:將 Jalen Green 打包交易,換來 Kevin Durant!
這筆操作將決定火箭能否在短期內真正衝擊總冠軍。
5. Leon Rose,紐約尼克(2020–)
- 交易:1.489 OPS
- 選秀:1.333 OPS
- 自由市場:1.711 OPS
- 總成績:1.529 OPS
尼克長年是聯盟笑柄,一支任人宰割的球隊,加上老闆 James Dolan 的無能,讓任何總管都舉步維艱。
然而,Rose 打破了這個魔咒。
他把一支 21 勝的爛隊,打造成東區準強權。
上賽季殺入東區決賽的陣容,絕大部分都是 Rose 一手打造。
如今尼克不僅是季後賽常客,更再次喊出「爭冠」的口號。
4. Brad Stevens,波士頓塞爾提克(2021–)
- 交易:2.086 OPS
- 選秀:.333 OPS
- 自由市場:1.298 OPS
- 總成績:1.537 OPS
Stevens 從教練轉任總管後,立刻展現驚人效率。
在兩大球星準備自由離隊之際,他必須帶領 Jayson Tatum 與 Jaylen Brown 邁向更高層次。
他操作一連串妙棋:迎回 Al Horford,再交易得到 Derrick White、Kristaps Porziņģis、Jrue Holiday。
最終,這些拼圖幫助 Tatum 與 Brown 在 2024 年奪冠。
雖然今年夏天不得不清掉 Porziņģis 與 Holiday 的合同,但 Stevens 處理得還算不錯。
未來,他將再度肩負起「重組爭冠班底」的任務。
3. Sam Presti,奧克拉荷馬雷霆(2007–)
- 交易:1.397 OPS
- 選秀:1.547 OPS
- 自由市場:1.000 OPS
- 總成績:1.540 OPS
很多人會驚訝:為什麼 Presti 不是第一?
因為在長期生涯中,他也有不少「三振」。
但別忘了,他已在小市場 兩度打造超級強權,最近一次就是 2025 年奪冠的雷霆。
這支球隊不僅年輕天賦滿滿,陣容結構合理,手上還握有海量選秀籤,未來完全有潛力成為新王朝。
別忘了:過去 20 年,有 四位 MVP(Durant、Westbrook、Harden、Shai Gilgeous-Alexander) 都因他而來到 OKC。
這就是 Presti 的偉大。
2. Danny Ainge,塞爾提克(2003–21)、爵士(2021–)
- 交易:1.912 OPS
- 選秀:1.821 OPS
- 自由市場:.988 OPS
- 總成績:1.608 OPS
Ainge 的名字掛在這套系統上,自然不意外能進入前二。
在波士頓,他在一個夏天同時交易得到 Kevin Garnett 與 Ray Allen,再加上 Paul Pierce,組成 2008 年冠軍三巨頭。
後來,他又選進 Tatum 與 Brown,為 2024 年冠軍打下根基。
換句話說,Ainge 為塞爾提克建立了二十年來的豪門文化。
如今他在小市場猶他繼續挑戰,最新的重建進度要看 Ace Bailey 與 Walter Clayton Jr. 等新秀能否成材。
但如果歷史能給我們任何啟示,那就是:Ainge 的手筆,值得信任。
1. Brian Wright,聖安東尼奧馬刺(2019–)
- 交易:1.818 OPS
- 選秀:1.886 OPS
- 自由市場:1.467 OPS
- 總成績:1.797 OPS
榜首大驚奇!
沒人想到 Wright 能排在第一,但數據與現實擺在眼前。
是的,他確實在 2023 年靠運氣抽中 Victor Wembanyama,但真正的價值在於——他如何在法國長人周圍建隊。
如今馬刺擁有:
- 一名全明星控衛 De’Aaron Fox
- 一名全明星中鋒 Wembanyama
- 一批年輕潛力股
- 老將深度
- 還有一整套未來選秀權
換句話說,若撇開雷霆,未來十年你最想要的陣容就是馬刺。
Wright 不僅幸運,更展現了敏銳的建隊眼光。
NBA總管也是個壓力山大的工作
Danny Ainge 系統並不完美,但它用數據化的方式,讓我們重新審視 NBA 總管的成敗。
從 Karnišovas 的低迷,到 Wright 的驚奇奪魁,這份排名也告訴我們:
在 NBA,好的決策與壞的決策,都會在時間的驗證下,留下痕跡。